刘玉红,甘肃定西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爱好文学,有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见于省内外报纸杂志。
十几年前初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只觉得满面民国诗风的清新,有一种朦胧却又沁人心脾的美,至于到底美在哪里实在是说不出来。再读几遍,还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意向,比如“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比如“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像是李商隐的《无题》,让人浮想联翩而很难对诗人的心境去做一个准确的探究,明明是很软的风在黄昏吹过,其实就是星光寥落的夜空一片,谁都知道月不可能夜夜都圆,谁才可以美若一树一树的花开,又怎么突然间转到梁间春燕的呢喃……直到一年前女儿出生,重新置身于那美妙的诗句中,才感觉诗中的那些意象居然一直都潜伏在我心里,那么真实,那么贴切,只是源于自己的浅薄无法说出而已。
又是一年四月天。阳光明媚,和风吹送,青草依依,柳条婆娑,百花争艳,人间所有的情思、快乐和梦想竞相摇曳。转眼间女儿已经快一岁了,会爬,会坐,会哭,会笑,爬得跌跌撞撞,坐得摇摇晃晃,哭得梨花带雨,笑得春暖花开。母亲说是她最疼的宝,妻子说是她最厚的福,我却感觉她是这世界上最暖的暖。抱着女儿散步于公园的石径小道,我时常感慨于当时需要经历多少生命轮回的反复,当是上天如何的怜悯与垂青,更需多少年才能修得的缘分,此刻的我方能沉浸沐浴于这美好的生命的四月天,于是我的世界到处风和日丽,到处花香四溢。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女儿爱笑,有时抿嘴,有时嫣然,有时咯咯,像蝴蝶振翼,像风铃清唱,像清泉叮咚,如是和风一缕,拂过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其实那风又不是风,而是火苗,在静谧的夜色中闪烁,燃着我生命永不再熄灭的红烛,一支,又一支,点亮你清泉般瞳孔中乌黑的亮。从呱呱坠地的惊恐,到无物不好的新奇,到如今须臾不离的黏腻,像极了轻妙的精灵,咕咕地叫着,扑腾着小小的臂膀,在四月的融融光艳里魔术般地做一个让人惊喜的鬼脸。那踢打着的小手和小脚,该是怎样抽象的舞蹈,我愿相信,其实在我眼里,这已然是一段掌上飞燕的舞姿翩跹。
女儿的眼睛里全都是花一样的世界,姹紫嫣红的艳,一树一树地开;我的世界里全都是花一样的女儿,一瓣一瓣地绽,沁人心脾的香。说着是四月的惊喜,说着是春天的希望,说着是新燕的呢喃,在我唇齿间一字一顿的重复,引来女儿一双小手的抠掐,是惊异于这古老的宫商角徵羽的和谐,是欣喜于这神奇的平上去入的韵律,然后是近似于呢喃的咿咿呀呀,我便突然听懂了这每一个音节的含义,那是只有自己的心才能听懂的语言,那是她将千万个争先恐后挤出来的爱字蘸上浓浓的蜜浆,一把一把正涂抹到你的唇上。
“以雅以南,以龠不僭”。还是在早些时候,我便翻遍了《诗经》中最美的词语,只为给这春天的使者赋予最美好的祝愿。无求富贵,不慕荣华,唯寄性德,只教端淑。愿以雅之高雅,愿以南之独特,合奏一曲生命的交响,款款如仙乐,飘洒着暖风吹拂的黄昏的软,留恋着夜穹中星子无意的闪。捧着雪化后那片鹅黄,含着新鲜初放芽的绿,乐的起落,惊起银河的悠悠涟漪。如此,我心灵的橱窗外,当是细雨点洒,当是夜夜月圆。
有一天我可能会忘记关于很多诗的记忆,但我一定记得这一首,那是铭刻在我心里的诗句,那是我生命中只有你才能读懂的语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