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分。绝对好片,推荐!
故事简介:
1941年,德军准备入侵苏联,德国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线。女青年Charlotte立志为国家服务,成了一名女护士,也将前往战场救助伤员。女青年Greta美丽活泼,歌声动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个犹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缝的儿子。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启程的前夜载歌载舞,喝酒庆祝,约定圣诞节再相聚。
分离之前,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分离之后,他们的命运便和这场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一辈的德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父辈、他们的母辈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
《我们的父辈》:德国视角的二战力作
德国拍的二战片,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带我们更深刻地去认识战争与人。
这是一部三集的迷你电视剧(相当于电影),四个半小时,全程无尿点,我用了周末的一个下午,关着窗帘,把自己泡进了一场似乎远离又确实不曾远离的战争中。
这是一位德国老兵的回忆,也是一代德国青年的回忆。
五个德国年轻人的二战岁月,五个人,五条线,一部浓缩的二战史。
五位主人公,以五种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历史洪流中的个体选择与命运。
五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以不同身份、不同起点,各自完成了一条叙述线。通过战争中各自人性黑暗面的爆发、人性的纠缠、抉择到成长,反省了一个时代。
影片架构精巧,叙事庞大而复杂,剧情饱满而沉重,张弛有度,拍得非常克制、严谨、细腻,直捣人性大本营。
对于个体来说,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不断撕裂的伤口。五个人的遭遇告诉我们,就算你的内心清醒而明白,即使你不停挣扎、用尽全力,但仍逃脱不了时代的枷锁。理解得越深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战争中没有真正的无辜者,这是一个无解的悖论: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一个人却又都不是无辜者。
不愿上战场的,被战争训练的冷血并最终选择死在战场;满腔热情奔向战场的被撕裂成碎片而存活。
战争只会揭开人性最弱、最恶的一面。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一代年轻人,在真假善恶之间迷惘游离挣扎,最后变成时代洪流里的殉葬品。
最厌恶战争的弟弟成了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最坚定果敢的哥哥成了迷茫的逃兵,最渴望报效祖国的女孩为了敌国护士留下,最骄傲光鲜的明星困于阴暗牢笼里凋零……只要是战争,首先被摧毁的就是人性,然后是正义、真理、良善,摧毁我们深信不疑的价值与文明,摧毁每个人的希望与理想。
战争只会比我们想象的更残酷、更血腥、更无情,国家机器面前,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渺小的蝼蚁。从战争中活下来的人,才能更透彻地体会社会、时代与人的关系;而不曾经历过死亡与战争的人,才会高叫着将一切付诸于武力。
该剧的"德国角度",从普通德国军人和德裔犹太人的视角来反思二战,反思那场人类浩劫,将日耳曼民族的自我反省精神表现得深刻而绝望。
希望有一天能看到自己人拍的战争片,看到我们父辈的故事,看到枪林弹雨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到激情与豪情背后灵魂的纠结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