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 >

《咖啡时光》当年是为纪念日本电影巨匠小津安二郎诞辰一百周年而拍摄

时间:2020-06-12 16:38:43       来源:润物无声dyx

进入到千禧年之后,台湾导演侯孝贤拍摄的作品风格悄然发生了变化,开始远离90年代的乡土和文学改编题材,逐渐转向现代化大都市(台北、东京、巴黎),风格方面则是逐步淡化叙事,有意着墨于人物的情绪状态与环境氛围。《咖啡时光》和《红气球之旅》这两部作品是这种极简叙事实验的代表作,表面上看似乎都只是命题作文的致敬作品,而实则是在不同文化语境的创作过程中对生活本质的感悟。

这部《咖啡时光》尤为明显。当年是为纪念日本电影巨匠小津安二郎诞辰一百周年而拍摄,既然是致敬小津的作品,自然要有室内的固定长镜头,以及父女关系的探讨。不过,侯孝贤始终是侯孝贤,风格依然如故。从女主角第一个晾衣服的镜头开始便定下了基调,导演极力捕捉生活的细节,飘动的窗帘、转动的电扇,着力于表现时间的流逝。

这部从根本上说没有任何情节的作品,当年让我看得津津有味,当然不仅只当作是东京自由行的参考指南。影片里展现的都是日常生活里的种种细节:烧菜、吃饭、喝咖啡、乘坐电车和轻轨。侯导不胜其烦地反复呈现女主角乘坐交通工具的场景,无微不至地刻画出女主角的生活节奏感,从而渲染出一种贯穿全片的慢生活氛围,这跟我想象中东京这个现代化城市的模样截然不同,尤其是男女主角在书店里听CD的场景颇让我印象深刻。这一幕无意中引出女主角的职业,她有充足的时间来搜集写作的素材,从台湾旅游回到日本,成日流连旧书店寻觅昔日台湾华人音乐家的踪迹。除了描绘她的日常工作之外,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吃饭场景中,她向母亲坦白未婚怀孕的事实,这应该是全片最具戏剧化之处,考虑到她面对的是思想传统的双亲。

然而,当你以为这个戏剧化的导火索会引出不断升级的家庭纠纷和争吵大战,那么注定要失望而回了。在侯孝贤的镜头下,所有人物的情绪都是节制而内敛的,父母得知女儿未婚先孕的事实后,两人独处在家中的场景,没有争执怨言却陷入沉默茫然。之后父母来到东京女儿住处,女主角在饭桌上跟父亲摊牌的所谓压轴高潮,也处理得波澜不惊。父亲没有半句责骂,却透过给女儿主动夹菜这个简单动作,释放出一种开明积极的信号。未婚先孕这个戏剧化情节被逐渐稀释,完全湮灭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平静流逝的时间河流里。

除了未婚先孕这个较为瞩目的“情节”,片中浅野忠信饰演的男主角对女主角暗生情愫也是暗藏不露,从好几通电话倾谈,到两人前往咖啡馆,再到研究东京地铁线路等细节里将这种暧昧的情绪散发出来。最厉害的莫过于有一场,女主角独自一人乘坐轻轨列车,而冷静的镜头却狡猾地捕捉到男主角在对面的列车上。两人虽不在一起,列车却驶向同一个目的地,镜头巧妙地拍摄到两节车厢并行前进,两人几乎就要看见彼此,却又突然分岔开去。这种拍摄看不见、摸不着的命运/缘分的手法在不动声色之间让人有了一种意外的感触。

最后的两幕更是昭然若揭,男主角在地铁列车上采集声音,偶遇女主角在车上睡着,两人没有一句对话,却无意中点燃彼此间的情感火花,尤其是这一幕紧接在女主角跟家人摊牌“高潮戏”之后。而结尾一幕更阐明了这一点,两人的关系和命运就像镜头里不断出现的列车那样,在不同的路轨上彼此交错,却注定了会有相遇的缘分。

侯孝贤这种极简叙事的策略不断淡化常规影片里扣人心弦的戏剧化情节,同时将镜头对准了反反复复的日常细节。摄影机躲在远处偷拍,冷静地跟踪并记录下女主角行走的状态,她乘坐交通工具穿梭和漫游在东京和其它小城镇之间。观众从优美的构图、摄影和人物姿势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悠然气氛,渐渐体验出生活的节奏,就像静静的长河一样在不断流淌。

关键词: 《咖啡时光》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