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惊:
《高木》作为一部故事之间相对独立的单元剧,却也有自己的主情节和若干次情节;该故事如精心串连在一块的珠链,单独拎出可现其间流光溢彩,视为整体又相互推压互相返照。
次情节必然为主情节服务,要么与主情节相衬,要么与主情节反衬;否则将会跳脱于大纲之外,让人迷惑不解的同时道:“谁愿意看这些?”
此外,次情节还起到补全空缺的作用。次情节交织于主情节身边,一旦其出现贫乏便见缝插针,继续吸引观众眼球;使观众始终将注意力投入于荧幕中无可脱身。
于是我们所见的《高木》不仅仅有西片与高木的互动,还有烂漫的三人组、充作谐星的基友和更为变扭的情侣。他们各自在看似不相关联的各集中推进发展,各自进行了一波波的小高潮,埋下一个个种子,在最后将一切推上最终高潮。
有故事必然有矛盾。最终的矛盾便由滨口连同他与北条于早期“情人节”的后续激发,促使西片发现并陷于“喜欢or不喜欢”的矛盾中。至此,两条“情人节后续”故事便已随着突变的天气和纠结的情绪不安地开启。滨口和西片都为“情人节”后续做出了相应行动:滨口在归途送出回礼,西片精心预备了一场史上最大的比赛。却都在诡谲的天气中迎来失败的结局,滨口未能说出预备已久的话,无可逆转的障碍更是使得高木无法“参赛”。
似乎已成定局之时,另外的次情节悄然登上舞台。三人组无意捡到“开启比赛的钥匙”的同时,开启了情节的转折,开启了真正比赛的开始。三人组同整个故事踏上了寻找终点的过程,与西片距离最近的基友无意解开了西片的心结。
西片连接上了滨口的“我真没种,西片你要加油。”做了与之相反的,有种的行动。
三人组补上了未能开始的比赛,最终抵达了终点;说出一切的答案后淡出。至此,次情节起了反衬相衬,补全空缺的作用;其使命已经完成,镜头随转朗的天气全部转交给了主角二人……
《高木》若只是这般只在情节处理和结构上花有心思,很难受到如今这般欢迎。事实同样如此,越是具有共情能力的动画往往越手观众喜爱。而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很大因素便在于演出。
《高木》的演出虽谈不上出类拔萃,却也足够标准,且发挥稳定。各故事间的切换非但不会突兀,反而了助推情绪的迭起。结尾音乐的标准切入和场景的经典转换达到了其该有的效果,足够敏感的人的内心或许会为之一颤。
有关喜:
还记得初见《高木》是两年半前的第二季,那会的我可喜欢看恋爱片了;日本动画特有的那份温柔和感情的细致拿捏住了我相当一段时间。现在回过头来也觉得惊愕,觉得自己长成了原来完全不一样的人;也曾苦恼纠结于其原因,想过纠正。
如今自认为已经进化成了一个刀枪不入的究极钢铁直男,觉得自己将不同于从前那般喜欢《高木》;但当我抱着看情怀的理由再次打开它时,意外地发现当下的反应和从前别无二致。只不过两年半后的我能从更多角度观察欣赏,有了原先没有的思考和惊喜;而《高木》也有了进步做出了突破,满足了我日益变大的对好故事的需求。
我和《高木》都没有变,而是都有所成长。
本来只想写短评的,发现写不下就发到长评来了;主要谈谈在第12集中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
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