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 >

全球快看:古内最后的良作剧本,柯南剧场版再次立于颤颤巍巍的转型边缘?

时间:2022-11-07 05:51:22       来源:哔哩哔哩

一、序言

二、柯南剧场的两次转型

三、M18剧情梳理(良作剧本)


【资料图】

1.案件设计

2.角色戏份

四、剧场版的挑战(转型边缘)

五、后记

一、序言

短期内入坑柯南,长年剧情一口吃个胖子的我,本希望借此机会,梳理出自己的剧场版感想变迁——自M10起认真补,但补至本作M18时,我忍不住了。

因为这是[古内一成]给柯南剧场版写的最后一作。我虽不熟知staff,但中期被诟病的某些剧场版(扫射东京塔,雪崩VS洪水,足球踢门框等),我依然对其案件有所好感,当发现出自同一人时,我试图多看几部找出理由——

然后就止步在了本作M18。

古内的剧本经历了大场面戏转型到成熟的时期,在我看来,这次又站到了转型的台阶上,却遗憾没能继续。看完本作后的当晚,我心生感慨,决定越过顺序先起笔本文。

二、为何是再度转型作?

柯南剧场版所谓的“全文背诵”部分,即剧场标题出现后的起源和角色介绍。

一介绍起源,二为兰一家,三为少侦,四为知晓柯南身份的博士、灰原(部分平次、基德等),这也象征着柯南剧场版的传统结构,即【传统角色进入某个故事舞台】

自中期开始注重场面戏后,开头介绍偶尔会多出新科技的内容。

这部分不赘述,有机会写前面剧场版的时候专门讨论。

总之,这次风格转变成型的终点,是静野孔文加入后【开场场面戏-正片-结尾场面戏】的格式,M15[炸高铁-正片-雪崩],M16[炸显示板-正片-足球射门],本作M18[滑板追逐-正片-足球×狙击]同样如此。像不像你中学老师强调的,考场作文重开头结尾的样子?

然后,自本作开始,开场介绍有了新内容,“柯南剧场版大作文”多了新命题。

一言以蔽之,即加入高出场率的新主线角色

相当于考题有了新任务:在最开始的作品结构中,继加入场面戏后,继续加入新角色的活动,最好还是亮眼的、能满足角色厨的戏份。

于是,世良的“心脏”发言和挡枪,赤井的破案和狙击,在本作良好完成了新任务。

至于这种新变化会走向何方,形成什么新格局——我对后续安室、京极真、赤井一家等新角色加入的剧场版有所耳闻,具体还是得亲眼看过才是。但为何我现在就能判断,这是新的转型呢?

呃保留但是搁置我判断失误的可能性。因为本作里【传统角色】的定位已经有所变化了,这和我已经看过的TV剧情,情况一致。具体如何变化,剧情梳理后详聊。

三、本部剧本是良作吗?

案件调查

阶段一:[杭特]为嫌犯,顺序倒数的复仇

三周前[污蔑杭特的记者]被狙击,无骰子,有动机和能力的[杭特]被列为嫌犯;

[害杭特破产中介]被远距离狙击骰子4,依子弹型号和交战情况继续锁定[杭特];

[举发杭特的上尉]、[作证违规的中士]、[毁约杭特妹妹的赘婿]列为杭特的目标;

[杭特的教官]、[杭特的陆战队友]、[在日美军顾问]列为杭特可能的帮手;

前期调查阶段,表明了[前上尉]和[前中士]间的裙带关系,他们可能争夺杭特的勋章。

[教官]和[队友]都可能帮助杭特,但[美军顾问]不在乎杭特的经历,主动提供战绩少杭特一人的狙击手,意欲清理门户。

世良根据自己掌握的线索,调查到赘婿,和柯南共同目睹了在东京的第二起狙击。黑衣凶手对着下一面骰子面露难色,听到世良认为可能在案发现场的是杭特,暗喜。

[毁约赘婿]在移动车内被狙骰子3,两次报复性狙击几乎锁定是[杭特]在倒数复仇;

阶段二:杭特被狙杀,身为[对决者]的凶手

[杭特]被对决狙击,双方互空一枪,骰子2,犯人身份未知,倒数目标失去判断;

第二阶段出现反转。嫌犯杭特死亡,日记表明凶手是挑衅自己的对决者,其身份和倒数狙杀的目标,线索全部中断,警方被打乱了手脚。

需要重新寻找动机,以确定嫌犯。凶手和杭特有关联,但[教官]和[队友]都没有杀害杭特的动机,且失去行踪。凶手可能是未知的第三人?搜查一时停滞。

佐藤高木找到毛利,这次大叔给的推测,其实有些水准——注意,此时线索全无,只能推测动机,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很正常的。

毛利指出的战绩78的[美军顾问的司机],由于杭特经过三周前的复仇后战绩由79增至80,挑衅之下抢先杀害其两名仇人同样增至80,随后二人在战绩持平下对决狙击。

老实说,恰好凑到持平对决上,添了很大的说服力,也符合杭特日记的描述。另外,“狙击手的尊严”这种动机,莫名符合柯南剧情的调调。不知道古内老师是不是在调侃,毕竟他手下有憎恨管乐器的调音师的尊严,和踢不够整场后搞爆破的足球运动员的尊严(开个玩笑)。

阶段三:杭特的[同伙],重新瞄准的枪口

真相只有一个,草蛇灰线终究开始浮现。

柯南进一步搜集情报。对决狙击的空枪、保护杭特遗体的子弹,以及遗体的病理体征,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调查,杭特因脑部有残留碎片,服用止痛药而出现病理体征;同时视力受损,按理说无法狙击。

那场狙击对决根本就不成立。

[前上尉]和[前中士]的确是阴谋夺取了杭特的勋章,曾经的战场存在隐情,凶手伪造美军顾问的书信,引[中士墨菲]前往东京。

[作假证的中士]被镭射瞄准狙击骰子5,世良给柯南挡枪,骰子含义成谜;

重新瞄准杭特仇人的枪口,并不成立的狙击对决,让警方和FBI否认了二阶段的结论,认为凶手是杭特的同伙。

那就需要重现面对二阶段的问题,同伙为何有杀害杭特的动机呢。

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猜测,[杭特委托同伙射杀自己]。这个猜测,能解释对决的空枪,能解释遗体的完整,能解放病痛的杭特,能干扰警方的视线,能放松目标的警惕。

但这终究是[猜测],只能由结论间接验证。让我高兴的是,古内老师并没有在这里打马虎眼,整个第三阶段虽反转不强烈,但叙事绵绵推进,合情合理——

随即给出了佐证的证据。之前提到,少侦拍摄景观的设备被收走查证,于是,第一起报复狙击案中,发现了作副射手的杭特与同伙一起,出现在准备狙杀仇人的楼顶的照片。

自此,存在接替杭特遗志的[同伙]推理成立,[教官]和[队友]两行踪不明的人,成为嫌犯。

第三阶段其实还没结束。

手握平面纸质地图的柯南,还无法参透狙击方式狙击地带集中的联系

同时,骰子点数倒数的推测出现问题,或许是因为骰子点数有着更特殊的含义。

阶段四:特训的狙击,连线的骰子

[前上尉]接到凶手联系后,脱离警方监管,打算反击凶手。[前中士]已将“夺取勋章”及“谋害杭特”的事迹向美军顾问坦白,[顾问]知晓内情但允许上尉出手,以清理门户。

世良挡枪受伤和上尉行动后,赤井出手。

调查表明[教官]为诱饵,则推测[队友]是凶手。

核心谜底Ⅰ破解:特训培养的狙击

柯南和世良注意到狙击案的反常,

远距离狙击—移动车内狙击—对决狙击—(易暴露的)镭射瞄准狙击,发觉[杭特委托凶手射杀自己]是在训练其心性,整场连续狙击在复仇之余,也是培养凶手狙击技术的特训。随后柯南才会发现,这场特训落脚的最后一发狙击,是高打低的决胜狙击

——除非发现核心谜底Ⅱ的赤井中途加入。

核心谜底Ⅱ破解:异次元的星形勋章

柯南和世良依据少侦的模型,发现由三次元/异次元垂直投影来的狙击地点,连线是五边形的形状。骰子4—骰子3—骰子2—骰子5,柯南经过现场确认,最后的高塔狙击,正是骰子1。点数循序连接的形状,则是本该是荣誉英雄的杭特所拥有,但被夺去的星形勋章。

(依据剧情梳理,作品以外,其战争是否荣誉这里不作判断)

[队友凯文·吉野]正是凶手。

他受恩于杭特,并继承其遗志,继最初狙击逼迫杭特夫妻二人的记者后——

向着夺走杭特生活的骗子投资中介,

向着毁约杭特妹妹致其自杀的赘婿,

向着一无所有后英雄末路的杭特,

向着作假证并暗伤杭特的前中士,

向着争夺勋章并意图灭口杭特的前上尉,

举起了来自异次元的狙击。

后续赤井的套娃狙击暂且省略,案件到这里,本质上已经结束了。

叙事方面,由动机、疑点、证据、推测一步步,四阶段循序渐进,使各阶段的转进都有可信的条件,柯南世良,FBI和警方均参与其中;

犯人动机方面,我看到有称“星形的狙击中二没必要”,老实说我是难以苟同了。如果星形设计只有空壳噱头,那确实,但它以杭特确切的遭遇为基础,是我中期剧场版里很信服的一档犯人动机设计,以至于最后还在可惜,怎么没把那个[前上尉]给狙了;

手法设计方面,犯人误导的设计并不复杂,但胜在上面提到的叙事;特训狙击三维投影的星形勋章的关键谜底设计,是对于M13虚晃一枪的星座连续杀人,更进一步也更决绝的延伸。水准在线,且隐隐燃向的剧情设计更贴合柯南的剧场版;

总之,啊这个,只身为动画观众也要敢于下判断。虽然我只看柯南,没法从推理这一特定角度来说,但从更宽泛的作品剧情讲,本作案件部分达标良作绰绰有余。

角色戏份

用前面提到的【传统角色进入某个故事舞台】的作品结构来分析,柯南剧场版的剧本,除了案件(故事舞台)之外,还有其中角色的表现。

这部分,就有好有坏了。

柯南首当其冲(没用错)。在无序的三阶段,提出杭特遗体的调查方向,整理疑点;四阶段,和世良确认狙击训练的真相;和赤井平行确认狙击的场所;想出照亮狙击目标的方法。这些的确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柯南的水平。

但第一狙击现场后的危险的滑板追逐,第二狙击现场后无视世良劝阻莽到楼顶,第四狙击现场直接需要世良来挡枪,第五狙击现场暴露在无遮拦的楼顶,真就一个莽字了得。

大概是面对着特种兵狙击的危险连续杀人,而本作又没有给柯南大开超能力,阻止案件为第一要务的柯南才显出些狼狈。我知道沿自TV,孤身接触黑衣组织的柯南就很莽了,迷晕在车里,关晕在柜子里。固然他执着纯粹如是,勇敢善良如是,我对柯南的形象并无疑义,

但情况已然发生了变化,柯南剧场版已经是众多角色登场的舞台,与柯南联系着的角色,会因此出现[世良挡枪]的情况。在剧场版冲突激烈的一个个新事件中,难以再现柯导的形象,柯南“主动性的失误”应当适度才是。何况还有下面这段对话——

—“柯南,你不(和我们)去高塔吗”

—“我今天就不去了”

然后跑出了门,和FBI通电话。

—“如果我推测没错的话,最后的狙击会和高塔有关”

啊这,这,即使此时的柯南还没有确认推测,也不会让众人冒此风险的,起码也该知会灰原一声给兜个底。这段甚至设计成“柯南走后,剧情助推器的少侦决定去高塔”都要更好些,虽然典,但没毛病。

其次世良。前面提到,世良的加入,代表着新的转型,大概会是剧本的发力点。

首先通过身家调查将世良引入本次主线,然后世良查到赘婿,更周全地照看柯南,为柯南挡枪,在病床上也发现了镭射瞄准的疑点,共同推测出狙击真相,整体表现挺令人满意的。

唯“心脏”发言那段稍尬,感觉完全没打磨就赶紧摆出来了。

或许是加入新角色的必要任务吧。

她护柯南周全,柯南护兰周全,这段世良的“亮眼表现”是早在担负转型的M18立项日程上的,即使不那么圆滑的台词也必须摆出来——大概联系沙滩初遇的剧情体会能更深,这一点,也在反映着剧场版转型的变化。

再者赤井。借由世良和特殊的狙击题材顺利引入赤井。和世良关系方面,医院送花的情节不错;调查方面,和柯南平行推理出真相一如既往展现银弹的实力,打的配合也不错;能力方面,本作题材如鱼得水。

只有一点,赤井和朱迪说的“打脑干”的回忆伏笔是不是没收起来啊?可别说朱迪被断了,赤井被遮挡了,契诃夫的枪倘若用不到,是没必要一开始就挂在墙上的。

世良和赤井的引入和角色表现,再次证明本作转型的发力点。

然后,我们该讲【传统角色】定位的变化了。

即兰一家,少侦,灰原等主要配角。首先讲少侦。

我认真补的柯南剧场版主要为M10至M18,也看过开山作引爆摩天楼、高分作天国倒计时和贝克街。其中,天国的倒计时乃传统角色塑造的巅峰。逆境中怀念新一同时也勇敢行动的兰,内心封闭时期有自我牺牲倾向的灰原,认知朴素不放弃同伴的元太,恋心细腻拉住灰原的光彦,关键时刻沉稳倒数的步美。

什么是角色塑造,其实也简单:在冲突中体现性格,在矛盾中展现行为。所谓巅峰,其实就是花心思给角色配以合适的情形,发挥角色作用罢了。

但配以合适的情形已经越来越难,只剩发挥角色作用了。毕竟,传统角色还得出场,但在如今的作品结构下,他们已经难以获得合适的、能在剧情冲突中展示角色的机会。

和柯南一路调查的是世良和FBI,打关键配合的是赤井秀一。那辆乘着爆破的风波一跃而出,座上角色各司其职的跑车,已经落入名为过去的水面上了。

本作中,这些角色还在适时地发挥着作用,所以我称之为“站在转型台阶上”的一作。虽然没有冲突,虽然没有塑造。

然后,兰。其实和少侦同样的道理,游离于案件外,偶然波及于灾祸中,是没办法通过冲突来塑造性格的。兰为了朋友和孩子们对凶手的空手道输出,只是对她善良重情义性格的一次复读,而非塑造。

至于新兰感情戏,个人意见:

处于案件中,体现二人性格,如引爆摩天楼的隔门拆弹,为一流;

游离案件外,但花心思打磨且演出合适,如河边共听奇异恩典的回忆,为二流;

既无关案件,忽视二人的性格,又如同例行公事般敷衍,为三流。

本作奔着三流去了,我就不多废话了。

尤其兰作为名柯作品里白月光般的角色,对于其戏份,我实在不忍苛责什么。

哪怕还是那句话,“在如今的作品结构下,传统角色遇到了困境”,但是花心思稳住二流还是无关什么困境的,你编剧和导演动动你的脑瓜,嗯。

最后,私心留给灰原,借M18多说一点。

其实工具哀上部绝海的侦探就出现了,不过实在太过工具,没什么让人想分析的。且那作剧本并非出自古内,水准也一般。

在本作,灰原定位的变化,就很明显了——

强化和博士的亲情般关系,强化对少侦的监护和珍重关系,工具化和柯南的搭档关系。

和其他传统角色一样,灰原也面临相同困境。之前剧场版中“用竖笛给柯南传递信息”、“帮忙传球给柯南”这样的作用,部分由新主线角色代行,造成了其[搭档身份]的弱化。

其实,不用“作品结构”这种名词儿,联系主线剧情,也能知道灰原的角色定位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中心,她被新的主线角色保护得很好。

于是,剧场版刻画灰原的重心,就转移到了她关心博士、操心少侦身上,而少有高光。

另外,灰原她自身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其实,出于最近对林原女王声音的痴迷,在这段天台烟火戏中,我尤其注意到了女王对灰原声线和演技的把握。

配音得不再那么冷酷而干练,而有不少可爱上扬的语调和语气词。

至于整部剧,再不见一处有曾经女王台词的魄力。

灰原这个角色,其关系重心的变化,自身形象的变迁,在我看来大抵走上了一条[不犯错]的稳妥道路。在不知何时的将来,尘埃落定之时,灰原依然还是“灰原”的结局,似乎不无道理。

本作剧情的两方面,[案件设计]和[角色戏份]均梳理完毕。那么看过部分糟糕的[角色戏份]内容后,再问一遍,本作剧本是良作吗?

啊,是的。

我会这么回答。因为相比于角色剧情是否有片段高光,我更看中案件剧情在[复杂度、合理性]上所作的努力。

一直以来,古内剧本无论是在动机层次,群像叙事,犯人误导还是手法反转方面,基本上都在为构建出更有层次的剧本,而有所追求。也正是他这一点,鼓励我写出了本篇专栏。

所以,我会回答“是的”。

但没准,回答以后就变了,谁知道呢。

我正处于量大管饱的时期。那么多柯南的内容,我可以不在乎一时的角色剧情,马上我还会看到他们。相比之下,案件好点似乎比较重要。

但如果我也到了盼星星月亮的时候,一年一度剧场版,却连喜欢角色的舒服剧情都看不到,不满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对于通常作品,塑造好角色本就是再正确不过的要求。

我想说的是,虽然我现在注重案件质量,甚至写这篇长评都曾有一点鸣不平的意思在。但面对一部作品是否良作这样的问题,终究还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无论选择了什么样的评判角度,不存在任何之于其他观众的优越感,而是将自己的评判角度更有逻辑地呈现出去,没准就能多达成一份经过思考的共识,才是问题关键。

四、柯南剧场版面临什么挑战?

最基本的挑战是案件水平,没什么可说的。

再者是首次转型后带来的挑战,即场面戏对案件严肃性的影响。老实说,对于柯学大片的场面戏能否和推理磨合好,不至于变柯幻片,我现在都是摆烂的态度,不在乎了。

本作M18里,

说好了反狙的点位只有赤井的位置呢,

说好了距离太远就连子弹都难达到呢,

结果柯南跃起来一脚,从不合适的点位直接射到高塔附近了,而且足球又不是子弹。

但是需要吐槽吗,不需要。生米煮成熟饭啦,不得不品尝。

真正的挑战其实是场面戏对案件叙事的影响。

在【开场场面戏-案件正片-结尾场面戏】的结构中,结尾的场面戏尚可作为冲突的高潮,承载人物的情绪,参与叙事。

麻烦以后的场面戏全部用M16的这一脚来打个样。

结尾场面戏是可以做好的,是可以担任叙事的功能性,担任角色情感的冲突的。南姐这段配音的情绪已经能溢出来了,有剧本的功劳。

但开场场面戏就难说了,几乎纯花里胡哨。柯南的滑板多转个身,就可能会多挤压案件的叙事,让动机的呈现不够充分,手法的解释不够合理。

至于最大的挑战,其实就是本文题目中的“再次转型”所带来的,角色在新作品结构中的困境。我们已经在梳理人物戏份时有所分析。

这种困境,我借专栏头图里灰原的话引申作调侃,简单概括就是“某角色的戏份要做出什么贡献”,已成为柯南剧场版最大的分配难题。

各个角色所作贡献的有机结合,以案件水平为基础,才能呈现出一部优秀的作品。

“某角色的戏份要做出什么贡献”这个挑战,其中的“某角色”,

既包含定位改变的【传统角色】,同样包含肩负任务加入的【新主线角色】,

到最后,面对这个难题,终究没有哪个角色会是特殊的。

但再度转型的柯南剧场版,已然因为众多新老角色,站在这个挑战颤颤巍巍的边缘。

五、后记

我受古内老师最后一部柯南剧场版的触动,开始写本文。

古内的剧本确实在补番过程中,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触动着我借此机会,评析这部可称良作的剧场版,并着重讨论柯南剧场版转型的话题,以及角色在新作品结构中遇到的挑战。

姑且是认真写的第二篇专栏,行文表达上更简洁而恰中肯綮了,还是挺让我自己满意的。火星救援般的长评没什么奢求,有缘阅读完本文的观众,非常感谢,希望能看得开心。

本文内容欢迎任何形式的转引,请注明出处。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