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配音行业的新人培养模式,仍依赖于资深配音演员的“老带新”。季冠霖表示,有经验的专业配音演员能为新兴从业者提供的帮助,其实也是有限的,无非带领新人找准方向、了解行业标准,接下来需要他们自己的努力沉淀。音熊联萌创始人谢添天认为,如今从业人员天花板比以前更高,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入门的门槛相对降低,所以项目在选用新人时,对实力更为看中。
与此同时,配音新人的成长路径又十分漫长。北斗企鹅联合创始人山新指出,如果入行的新人期望成为配音演员而不是偶像,那么便应该做好长期积累的准备。皇贞季也表示:“按照业内不成文的规定,基本上新人需要刻苦钻研5年才有能力独当一面,很多人可能坚持2年就放弃了。”
ACGx在与新生代配音演员的交流中,也充分感受到年轻配音演员对表演机会的渴望。在《紫罗兰永恒花园》中配版里,为里昂配音的肖璟坦言:“作为新人,好的机遇非常重要。”另外《堀与宫村》中配版配音导演丁翔威,以及分别为动画男女主角配音的杨超然、李蝉妃也告诉ACGx,进入配音行业并坚持留下来的人,都因为“热爱”二字,因此对于配音演员而言,不论角色大小,都必须认真对待,毕竟每一部作品都是成长的经历、学习的机会。
中国配音行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似乎陷入了一个循环:动画项目在选择合适的配音演员时,青睐有实力、有经验的从业者;但配音行业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新人又渴望更多作品出现,提供机会进行磨练。看起来,三方的状况甚至好像已经变成无解的结。于是此时,译制日本动画就成为了行之有效的破局之道。
相较正在发展中的国产动画市场,日本动画市场每年的产能更高。配音演员们在国外优秀动画的演绎过程中不断提升,最后再将积累的经验运用至国产动画,也是较为理想的良性循环。因此,为已经在国内动画爱好者间取得认可的日本动画,打造中文配音版,既是磨练配音演员的重要机会,也足以成为配音行业发展的助推剂。
译制动画断代,中文配音如何重焕新生?
其实在国内,年轻观众对于中文配音动画的认知曾产生断代。上个世纪80-90年代,大量译制动画引进内地并在电视上播出,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但进入21世纪后,为保护国产动画发展,译制动画退出电视台的黄金时段,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中文配音动画淡出年轻观众的视野。
而今,随着互联网平台崛起,年轻观众们有更多渠道可以直接接触国外的动画作品,对于那些已经完全习惯原版配音的观众而言,自然会对中文配音持有不同意见。
那么面对译制动画的断代、年轻观众观看习惯的变化,中文配音应该如何重焕新生?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ACG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再交由时间去慢慢验证。
首先,是配音公司给予新人培养、扶持,同时在中日迥异的语言、文化环境下,寻找到合适的衔接。这也是目前诸如冠声文化、音熊联萌、领声文化、北斗企鹅等公司正在做的事情。
许多动画观众在观看中配版动画、提出意见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观点,便是“已经是中文配音版了,却不像中国人习惯的口语表达”。当谈及本次参与日本动画译制面临的难点时,不少配音老师也都提及了同一个关键词——本土化。
冯骏骅指出:“日本动画里的故事逻辑、人物行为、语言表达,已经确定它反映的是日本的文化,译制时可能没有办法完全贴合中国人的思维。”
丁翔威也在采访中表示,像译制《堀与宫村》这样贴近日常生活的校园番,应该靠近国内普通人的语言习惯,国内从业者也正在慢慢摸索,将中日两国在台词表达和文化逻辑上的差异过渡得更加自然。像在“不止动画”放映厅中播出的《堀与宫村》第一集中,出现的“你在想桃子”、“脸红个泡泡茶壶”等台词,不仅给配音演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在现场收获了众多观众的笑声。
page:2
此外,包括B站在内的动画平台,也正为中国配音行业的发展提供土壤。
《理科生坠入情网,故尝试证明。》《干物妹!小埋》《紫罗兰永恒花园》《堀与宫村》都是具备人气基础的优质动画作品,且在中国收获了众多粉丝认可,其中《紫罗兰永恒花园》《干物妹!小埋》,更是处于“即便没看过但一定有所耳闻的日本动画”之列。这四部日本动画的中配版集中在暑假开播,是B站对动画IP潜能的拓展,也是对二次元用户群体的再度发掘。正如前文所提到的,B站与国内配音公司合作,为引进版权的动画打造中文配音版,同时还能给予配音新人更多尝试机会。
当然,中国配音行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大量优质动画项目、专业能力强的配音演员外,还离不开观众对配音文化的理解、喜爱与支持。
谢添天在采访中与ACGx谈及了中文配音版动画的优势所在。他提到,《理科生坠入情网,故尝试证明。》动画中,角色拥有不少讲解PPT、公式和定理的戏份,如果观众将关注点放在字幕上,只会了解到他到底说了哪些定义,但中配版的存在,可以将观众们的注意力稍微从字幕里解放出来,更加容易抓住画面当中的细节。
因此中配版日本动画,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年轻观众们只是需要一个接受、适应的过程。好在越来越多优质中文配音版动画推出,正逐渐改变着动画爱好者的观念。
由北斗企鹅承制的《鬼灭之刃》中配版,于2020年10月在B站开播,目前总播放量已经达到1.1亿。
在《鬼灭之刃》19集中,主角炭治郎与妹妹祢豆子之间的亲情,给予他们和敌人对抗的力量,打斗画面在观众心目中“封神”,推动剧情走向高潮。于是不少观众在面对中配版《鬼灭之刃》的相关情节时,替配音演员们捏了一把汗。
毕竟观众们也知晓,一边战斗一边喊出招式名称的场面,极具日式热血番的中二感,一旦中文配音处理不当,便只剩下脚趾扣地的尴尬。山新也在采访中提到,动画的画面张力是其他内容形式不可比拟的,而且二维动画会有很多的夸张元素,必须通过声音变化去配合画面,如果配合不上的话,就会感觉冲击力不足。
事实证明,中国优秀的配音演员们,在用中文诠释动画角色时倾注的心血与情感,同样能够通过声音的演绎,传达给年轻观众。经费燃烧的画面,搭配经典的插曲,再加上配音演员感情爆发,展示出炭治郎“火之神神乐”、祢豆子“爆血”的气魄与决心,同样将热血氛围烘托得极具感染力。
从《鬼灭之刃》中配版弹幕评论中随处可见的“老师们辛苦了”、“中配在进步”等评价里,也足以感受到,高人气日本动画作品的本土化呈现,其实是国内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运用国内观众更为熟悉的母语来演绎剧情,能够赋予角色、作品新的能量。
无论如何,配音都是作为ACG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日番中配引发动画爱好者的再度关注”,对于行业发展始终是有益的。
正如北斗企鹅配音演员、《干物妹!小埋》中配版配音导演咩咩在采访中所述:“有讨论总归是一件好事,说明越来越多动画爱好者开始关注中文配音。观众们的讨论,还会为我们的创作提供思路。面对能够实现的合理意见,我们也会尽量采纳。”
不管中配版最终能否戳中年轻观众喜好,只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中国配音行业,才可能会有后续的“理解、喜爱与支持”。在此基础上,配音演员获得成长机会,他们的经验积累,将会源源不断地为行业注入活力与能量。在专业配音公司、视频内容平台以及配音演员的共同努力下,观众认知逐步改变,便会推动整个中文配音行业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令中文配音重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