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

中国约75%温室气体来自城市地区 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减碳机会窗口

时间:2023-06-20 11:01:13       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多位专家交流气候适应和韧性城市建设的应对之策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气候变化会给城市带来哪些威胁和影响?日前,SEA-Hi!论坛以“坚守1.5℃,建设韧性城市”为主题,邀请气候、交通、规划、低碳等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探讨气候适应和韧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应对之策。

气候变化对人类是挑战


(资料图)

2015年的《巴黎协定》明确了目标: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以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进一步控制在1.5℃。然而与工业化前时代相比,气温已经上升了近1.1℃,到2040年将会达到1.5℃。据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2018年的研究显示,如果升温1.5℃,海平面将会上升40厘米;如果升温2℃,海平面将会多上升6厘米。0.5℃的温差足以决定部分海岛国家的存亡。

“2万多位气候领域的科学家发现地球变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温室气体的急剧增加,这与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生产力大爆发有密切关系。”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域总裁刘岱宗表示,单就海平面上升这一个影响,就足以让大部分人辛苦半生攒下的家园被淹没,因此应对气候是为了守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图说:刘岱宗

气候变化也是重大的发展机遇。荷兰利用上个世纪70年代发生能源危机,成功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降低碳排。哥本哈根更是通过空间规划,利用公共交通引导发展(TOD)原则、紧凑型发展蓝图和强调自然生物多样性的解决方案,成为碳中和的重要保障。伦敦政府制定出2050碳中和路线和“预算双轨制”,引导投资者增加信心去投相关的技术和产业,通过碳汇控制引导产业变革。

中国约75%温室气体来自城市地区。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积极启动碳减排工作,如上海制定的低碳社区创建指标体系在全国具有示范推广作用。2021年,自然资源部已推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 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案例。气候问题应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社会转型变革手段。

建设用地和碳排放有较大关联

“气候变化成为当今科学界最前沿问题,它的影响或达千年之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直言,过去几年的极端高温和气候灾害频现,而全球变暖会进一步增加极端气候事件概率和影响程度,会出现“涝更涝,旱更旱”。控制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作为联合国重要合作事项。

图说:魏科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综合性、跨行业、跨领域的事情,低碳城镇化有六大关键领域,需要集成融合,突破条块壁垒。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国土空间规模。研究表明,建设用地和碳排放有较大关联,建者用地每增加一倍,碳排放就会增加1.7倍,城市应促进内涵式发展,强化用地增长控制。

图说:王志高

其次要控制好国土空间结构。从亩产论英雄到关注碳效,引入土地、空间碳生产力评价,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并保障低碳要素的发展空间需求如能源生产、低碳技术、生态空间等。

最后要控制国土空间形态,划定增长边界、公共交通导向、混合开发、小街区密路网、增加公共空间等。上海这方面做了诸多实践示范,如15分钟社区生活圈,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等。最重要的是改善“人”的生活,做到以人为本。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和灾害越来越突出,该如何应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邀顾问李晓江表示,提高城市抵御灾害、减少灾损、快速恢复能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城市提升安全韧性需要关注多个方面:建立长期的适应策略,做好应对短期冲击的准备,要加强针对性和协同性,还要关注公平正义和绿色低碳。

图说:李晓江

作为规划从业者,应对灾害要从三个层次来考量。在总体规划层面上,编制规划前要对城市安全韧性做一个综合性评估,要用情景法构想城市可能面临的最严峻情况。其次是布局优化,深圳特区规划中的“组团模式”值得借鉴,从根本上让城市发展带避开了地质灾害。三是加强灾害的体系建设,把工程措施和适应性行动结合起来,要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取针对性策略。

最后,城市绿色发展还要关心最核心问题——全生命周期路线图,覆盖从生产营造、消费使用再到降解再利用的全链条,要从对物的关注,更多转向对人的安全便利的关注。中国推动“双碳”战略落实,一定要以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需求为前提,同时要关注公平和包容。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关键词:
精彩推送